遭强势回应!联发科起诉华为

作者:文华财经随身行|分类:文华科技

电子发烧友网报道(文 / 吴子鹏)近日,欧洲统一专利法院(UPC)曼海姆(Mannheim)分庭更新的诉讼信息显示,联发科子公司 HFI Innovation 起诉中国华为旗下五家子公司,指控其侵犯欧洲专利 EP2689624。该专利名称为 “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配置方法”,属于 LTE 专利技术范畴。

wKgZO2hZKFKAKchZAAQcGniflDA291.png

双方争议的根源在于专利许可模式分歧。自 2022 年起,华为要求联发科接受其 5G SEP(标准必要专利)组合的芯片级许可费率,联发科认为该费率过高且违背行业惯例,双方由此产生矛盾。

通信领域诉讼频发,典型案例回顾

通信领域诉讼屡见不鲜,自 4G 时代起,便涌现出诸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。2016 年,诺基亚指控苹果侵犯其 32 项 4G/5G SEP 专利技术(如 EP2873364 号专利)。诺基亚声明,自 2011 年苹果获取部分专利授权后,便拒绝其后续授权请求,这些专利应用于苹果众多产品。诺基亚主张每台设备 0.2%-1.1% 的全球费率,苹果则以 “费率过高” 和 “专利无效” 进行抗辩。

诉讼原因并非局限于侵权指控。例如 OPPO 诉诺基亚一案,OPPO 指控诺基亚 5G SEP 许可费过高,并向中国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确定全球 FRAND(公平、合理和无歧视)费率。最终,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,确认诺基亚 2G、3G、4G 及 5G 标准必要专利组合全球性的 FRAND 许可费率,裁定手机行业 5G 标准全球累积费率为 4.341%-5.273%。这不仅是 OPPO 与诺基亚自 2021 年 7 月开始的全球专利纷争中首个 FRAND 全球费率判决,也是我国司法机关首次在标准必要专利诉讼中确定 FRAND 全球费率。

华为与联发科此次诉讼还涉及专利收费模式的重大变更。此前,华为试图将传统 “终端侧收费” 模式转向 “芯片侧收费”。若该模式推行成功,将直接改变小米、OPPO 等终端厂商的专利成本结构,简化其授权流程。《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(2024年)》显示,截至2024年3月31日,在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据方面,全球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超过11.4万件,有效全球专利族超过7.28万项。企业方面,华为的有效全球专利族数量占比为 12.42%,排名第一位;高通排在第二位,其占比为 9.43%;LG排在第三位,其占比为8.25%。

图源:中国信通院

因此,这场诉讼极有可能成为 FRAND 费率全球统一化的重要试验,此前中国法院已通过 “全球累积费率” 模式确立 5.273% 的上限,高通高度关注此次诉讼走向。若此类标准得以推广,高通需重新评估其授权费率,尤其是在欧美市场面临集体诉讼质疑 “终端级许可推高手机成本” 的背景下。此外,若华为成功迫使芯片厂商直接支付专利费,高通的核心授权模式将受到巨大冲击。

华为与联发科互诉,多轮交锋升级

由于 5G SEP 组合的芯片级许可费率谈判破裂,华为与联发科关系持续紧张,双方于去年正式展开诉讼大战。

2024 年 4 月起,华为陆续在中国深圳、上海、北京、广州、杭州对联发科提起专利侵权诉讼,指控其侵犯 4G、5G 等蜂窝通信技术相关专利。其中,ZL201810211560.X(5G Polar 码专利)尤为关键,该专利涉及 “极化码的编码方法和装置”,是华为主导的 5G 核心编码方案,也是实现 5G 高可靠性通信的关键技术。

根据华为新闻稿,2016 年 11 月,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 3GPP 确定 Polar 码(极化码)作为 5G eMBB(增强移动宽带)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。至此,5G eMBB 场景的信道编码技术方案确定,Polar 码用于控制信道编码,LDPC 码(低密度奇偶校验码)用于数据信道编码。

面对华为诉讼,联发科按照行业惯例进行无效抗辩,认为华为要求违反 FRAND 原则,主张传统模式下 SEP 权利人应向终端厂商而非芯片供应商收费,并指控华为通过 “歧视性定价” 实施市场垄断。据不完全统计,联发科对华为专利发起的无效挑战至少超过 10 件,目前多数案件国家知识产权局尚未作出裁决。

wKgZO2hZKGqAE6WUAAD1QGrG5Lk906.png

图源:企业专利观察(PRIP)

其中,ZL201810211560.X 专利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,在华为修改文本的基础上维持部分有效,确认其 5G 标准必要专利的核心地位。该专利涉及极化码编码方法和装置,是 5G 通信系统控制信道(如上行 / 下行 eMBB 场景)的核心编码技术,权利要求书长达 30 页,独立权利要求 1 独占 5.5 页,详细记载极化码编码数字特征、生成矩阵构造及校验方法,技术细节覆盖从理论模型到工程实现全链路,使得无效请求需同时挑战其新颖性、创造性和实用性,举证难度极大。此外,专利说明书通过 84 页技术细节描述,完整公开极化码编码流程、译码算法(如 SC、SCL、BP 算法)及性能验证数据,满足 “充分公开” 要求,降低了以 “公开不充分” 为由无效的可能性。

其他如 ZL201110255576.9(4G 用户识别专利)、ZL201980004286.1(映射演进分组系统专利)等,无效程序仍在进行中,结果尚未公布。

联发科也积极反击。2024 年 7 月,联发科及其子公司 HFI Innovation 和 MTK Wireless 在中国深圳、郑州、杭州对华为提起专利侵权诉讼,在北京提起反垄断诉讼,在英国高等法院提起确认全球 FRAND 许可条款诉讼。

此次,联发科选择在 UPC 再次向华为发难。UPC 是基于《统一专利法院协议》(UPCA)建立的超国家司法机构,作为欧洲专利制度改革的核心成果,于 2023 年 6 月 1 日正式启动,标志着欧洲在专利司法管辖领域的重大突破。以往欧洲专利诉讼需在各国分别起诉,程序繁琐、成本高昂,而 UPC 实现统一管辖,权利人可在单一诉讼中主张 17 个成员国的专利侵权,大幅降低诉讼复杂度与经济成本,且 UPC 判决在所有成员国自动生效,避免国家法院判决的地域局限性。

2024 年 7 月,英国知识产权媒体 IAM 报道,联发科在英格兰和威尔士高等法院起诉华为侵犯其专利,案件编号为 HP-2024-000028。此次联发科子公司 HFI Innovation 在 UPC 起诉华为旗下五家子公司侵犯欧洲专利 EP2689624,该专利涉及 “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配置方法”,属于 4G 通信基础技术。作为标准必要专利(SEP),其直接影响智能手机蜂窝网络连接功能和终端产品市场准入,若联发科胜诉,可能通过禁令限制华为在欧洲的市场份额。

结语

这场围绕标准必要专利的诉讼,已超越企业间商业纠纷范畴,成为全球通信行业专利许可秩序重构的关键节点。从技术标准到商业规则,从区域司法到全球市场,华为与联发科的交锋,既反映出 5G 时代知识产权话语权的激烈争夺,也暴露出传统 FRAND 原则在芯片级收费模式变革下的适用困境。这场诉讼的最终走向,或将为未来十年通信行业专利生态发展奠定重要基调。

  • 随机文章
  • 热门文章
  • 热评文章
25 06月

2025-06-25 09:01:43

浏览5963
返回
目录
返回
首页
拨康视云在港交所启动招股;中国旺旺2024财年收益超235亿元丨港交所早参 通宇通讯(002792):董事辞职及补选董事